“一带一路”十年成就与前景(转载)

 

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总裁 雷纳特·别科图尔沃夫:“一带一路”也许是诞生于中国的理想方案,由中国引领,但我认为这也是一项全球项目,太多国家都因此获益。在哈萨克斯坦,我们已经看到很多项目的开展,我认为还有更多潜力可以开发,尤其是发展中国家。

10年来,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深度融合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正在造福各国民众。与会嘉宾表示,放眼下一个10年,沿线国家也将进一步推进绿色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以共同应对环境与气候挑战。

 

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主管合伙人 张立钧:本身因为正好中国过去这几年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转型,有很多经验,也可以做很多输出。能够帮到沿线国家如何从,比如说依赖传统的化石能源,替代到新的围绕风电、光电、氢,储能这些新兴领域。这些新兴领域一定带来大量新的就业机会,对于沿线国家的社会发展、就业就有很多机会。

除了硬件上的互联互通,数字化合作也将成为未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重要驱动力。与会嘉宾认为,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也期待着在人文和规则制度上建立更多“软连接”。

 

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 贝哲民: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正在发生变化,以前是聚焦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项目,而现在开始专注于全球供应链的联通,这是一个健康的发展。我们也期望随着时间的推移,越来越关注数字和技术领域,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数字支付,我们期待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关注内容的扩展。

多年来,博鳌亚洲论坛始终坚定向世界传递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清晰信号,也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注入了不竭动力。

 

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前副部长 杰拉奇:所谓的“债务陷阱”问题被过度放大,这不是“一带一路”的问题。在实践方面,我们想组织欧洲企业到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参观,可以去亚洲国家,去蒙古、巴基斯坦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地方,让他们亲眼见证,他们要亲眼见到,才会相信“一带一路”的真实成果。

创建时间:2023-04-02